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12-06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及有效实施,对在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、建立学生文化自信十分重要。我校把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有机融合于课堂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,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。

    我校所处的平度市地处胶东半岛西部,传统文化源远流长,如木版年画入选“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”。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,我校因地制宜,认真做好国家、地方、学校三级课程的融合,尤其是从传统文化课程入手全面加强学校课程建设。

    学校在管理上形成了系统体系,突出发展优先制、项目领衔制和绩效考核制,即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优先发展,在师资配备(引进和培养)、物力、财力上予以鼎力支持。每一个项目都责任到人,从最初的普及到特长生的选拔再到外出比赛或是展演,都由专人负责,形成梯队,承担责任,享受成果,并与绩效考核挂钩。如我校邀请“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的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传承人宗庆云老先生等参与学校教学,为版画课程的开展助力。

    学校开发了以兴趣性、拓展性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,构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、具有多学科课程融合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,以传承民族文化艺术,提高学生审美情趣。我们有草编和木版年画课程:编写开发了“版画与生活”课程和教材,建立了版画、草编手工坊,布置了版画、草编作品展室,同时确保课时、人员、教材到位,确保课堂教学效果。手工坊对学生开放,凡有兴趣均可参加活动。师生们利用农村现成的资源玉米皮创新草编工艺,创新民间传统文化木版年画形式。课上学课下做,学生兴趣盎然,乐此不疲,真正增强了对家乡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、自豪感。我们还有古诗文素养特色课程。怀着“读经典的书,做有根的人”的初衷,学校强化古诗文素养特色培养,每年举行传统节日经典诵读活动,先后开发了“爱在这里流淌”“好习惯铸就人生”“孝悌在我心中”等生命课程;将《三字经》《唐诗宋词》等引入教学、测评内容。

    几年来,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的探索成效明显。学校草编社团作品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,被青岛市评为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;成功举办了平度市小学生多彩活动现场会、青岛市美术课堂研讨会版画现场展示;学校教材《爱在这里流淌》获得青岛市校本优秀课程;学校被青岛市推荐参加全国“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”评选。

    (作者系山东省平度市胜利路小学校长)